8月5日至9日,区“名师之路”教育科研协会和“学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创新沙龙”共一百多位成员齐聚区教师发展中心闻道楼六楼会议室,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以“追寻教学个性,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的暑期集中研修活动。南通市中青年名师任卫兵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区教师发展中心部分研训员一并参与学习。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胡清华出席开班仪式,并对此次暑期集中学习提出具体要求。
本次研修活动,特邀国内知名学者、编辑、校长倾情授课。授课内容丰富、多元。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教授谈《今天如何育德》;《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主编杨孝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凌宗伟从不同角度谈《教师如何做研究》;南通本地专家冯卫东、胡海舟教授畅谈教师提炼教学主张、追寻教学个性与风格的意义与路径;全国万人计划名师、原南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忠与老师分享《国学精粹与人生智慧》;“全国小学创意写作联盟”发起人郭学萍校长以她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如何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教育;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操太圣、吕林海教授从教育哲学与教育理论的高度,指点教师如何根据不同取向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如何解读学生的“非认知视角”……授课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授课专家与学员的现场互动,也有杂志主编发起的主题研讨;既有优秀会员的激情主持,也有参研教师的真情感悟。无论是授课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是参研学员认真的求知精神,都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研修活动,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部全体成员提早策划,全程参与活动。教育科研部陆云峰主任对本次暑期研修活动做了总结,并对参研教师提出殷切希望。
“坐在培训的会场中,在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下,心安定、理过往、思未来。——赵玉梅”“‘理可顿悟,事需渐修。’专业发展,说到底,是人格的修炼,人性的发展。——钱建兵”“一名教师区别于一般的职业,他(她)应该有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艺术情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是培育这一切的土壤。——周林聪”
炎炎酷暑下的暑期集中研修虽已结束,然而带给参研教师的思考却远未停止。研修虽短,但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却很长。绿树浓阴宜静思,云淡风轻好远行。(区教师发展中心 任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