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正文
教育科研
来自网络的冲击——评两节《圆明园的毁灭》课堂设计
发布时间:2010-01-11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来自网络的冲击——评两节《圆明园的毁灭》课堂设计

作者:佚名 更新:2005-12-16 9:04:36 点击:1672

——评两节《圆明园的毁灭》课堂设计

2005-8-23 16:38:23 [ 文/孙国玉 ]

当信息技术刚刚走进语文课堂的时候,还不过是“新夹袄的”阿q,人们眼前一亮之后发现,“斯亦不足畏也”,不过是几张会动的文字幻灯,几幅花花绿绿的图片,几段应景的音乐而已。作用也大抵是点缀课堂,活跃气氛,简省板书罢了。“真正能赢得学生和听课教师掌声的并不是那些炫目的、震撼的音像资源,而与传统教学一样,仍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精彩交流,特别是学生那些充满智慧、灵性的话语。”但是,当网络技术与语文联姻之后,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语文新课型,则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徐环老师与周勇老师的课,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1.教学目的上,由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转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说,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时代的语文素养必然包括信息素养在内。

徐环老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已经将“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分析、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列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探究活动。

需要了解圆明园总体布局和宏大规模的学生,可以点击“圆明园布局”链接,从中可以看到圆明园的全景图,了解到圆明三园的具体分布情况,感受何为“众星拱月般地环绕”。

……

当学生交流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播放了场面宏大、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将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展现于课堂。

对于那些不曾领略过圆明园的辉煌,甚至连圆明园的遗址都没见过的学生来说,课文的那种概括性的介绍是很难打动他们的。况且四五年级的学生,对建筑、器物的想象能力也是有限的。而这样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学生的感受就直观、形象了,也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了。“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学目的也就轻松达到了。

周老师则将专题学习网站引入课堂。“为更好地发挥网络服务教学的优势,我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设计了一个《圆明园的毁灭》的专题学习网站。在主页上,将课文内容安排在主界面,通过对关键词、句设置了超级链接,将信息多样化呈现,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获取各种与课文内容吻合的图文声像信息,或读、或听……一切都在自读、自悟中完成。”这样省去了学生直接上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过程,使课堂教学更紧凑、效率更高,教师也可以在信息的选择上进行控制。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讲,更贴近学生实际,可操作性更强。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位老师利用网络,有效拓展了课文的容量,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此举意义重大。

2.教学方式上,以往的师生课堂交流,往往是老师有备而来,学生临时发挥。因此所谓的交流,也只能是浅层次的问答,虽然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很难深入进去,发表有见地的看法。但在网络背景下,学生获得了与教师同等的学习资源。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问题设置、组织实施上。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却未必是解决者。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共同探讨成为可能。

当学生在交流“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个问题时,我再一次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游览圆明园的情境。那就是让孩子们点击“更多风光”或“拓展资料”链接,自由畅游圆明园的其他景点,然后学生自由组合,选择最喜欢的文字、图片,制成幻灯片,写上解说词,像小导游一样向大家介绍。学生运用文中的优美词句和自己积累的词句,对圆明园的宏伟美丽进行描述。

徐老师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有话可说,胜任愉快。

至于周勇老师的设计,也是让学生做小导游,老师变成了学习材料的提供者、情境的创设者,研讨交流的组织者、导航者和协作者。

3.教学效果上,语文教学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成为可能。

两位老师都采取了利用多媒体设置直观情境激发兴趣的方法,让学生在圆明园的兴废反差中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比传统教学的单纯用语言激发更有效、更具震撼力。在教学目的的达成环节上,徐老师设定了四个教学目标、三大问题和一个课下研讨。“需要了解圆明园总体布局和宏大规模的学生,可以点击‘圆明园布局’链接。”“需要探究圆明园景观的学生,通过点击‘圆明园景观’链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由选择。学什么将更多由学生的兴趣自主决定,而不是教师的个人规定。周老师则“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归纳,最后确定三大学习主题,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通过网上在线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观点,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应该说想法都非常好。

赞赏之余,不揣冒昧,再谈谈不足。

1.语文课的味道不足。过于注重思想教育,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涵咏品味。

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基本相同:学生交流质疑,确定探究主题——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探究活动——交流探究成果、升华学生情感——开展辩论活动(或网上交流)、引导课外延伸,都非常注重让学生“说”,但说的大多是思想认识。徐老师做得好一些,让学生读(听)了几遍,然后品词、赏句、背诵。而周老师则完全脱离了文本,而代之以自己的专题网站。虽然网站的主界面是课文,但整堂课没有读书的环节,一上课就是看电影,然后讨论,定“三大主题”,接着就上网,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没了。我觉得任何一堂语文课,读课文都应是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都应是首先要考虑的,否则便不是语文课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来说就是一个辅助工具。”“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心,是语文教学的根。不论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语文教学都不能离开对文字本身的解读和品味。没有了这个根,语文教学将不复存在。”周老师的“汇报交流”部分虽然有学生“品词”、“赏句”的内容,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中的三大问题并不包括“品词”、“赏句”,不知学生是怎么想起来的。(或许周老师在第一课时安排了读书品味语言的内容,那就应该将第二课时中的相关内容都放进第一课时,不是更紧凑吗?)

2.徐老师的课,贪多求全,课容量过大。学生既要看电影、上网查资料,又要理解、归纳、整理;既要讨论、交流、辩论,还要读、背课文,发帖子,尤其是写导游词。这一切,是很费时间的,40分钟之内,恐怕完不成。或者勉强完成,也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有作秀之嫌。可能图片还没看完,一篇文章刚读个开头,还没有来得及理解更别说归纳观点,老师的第二个步骤就开始了。贪多嚼不烂,其实这些方面有一方面做好就很不错了。

3.周老师的课,设计有些脱离学生实际水平,理想化了。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必须有自主能力。四五年级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很差,辨别、整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阅读、理解网上文章的能力也不够(因为这些本来就不是为孩子们写的,比他们的课文难多了),由他们定学习目标,可能吗?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就是因为发现问题更需要能力。

请看放完电影之后的课堂设计:

教师行为: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最后却变得满目凄凉,一片狼藉,看了这两组动态画面,你们此时最想说什么?

学生行为: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

为什么说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过程,老师可以决定自己讲什么,但能决定孩子们问什么、想学什么吗?如果孩子们看了电影片断后没有正如我们所愿的那样提出了“三大问题”怎么办?不要把活生生的教学硬装进某种时髦理论的筐里去。在这里就说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怎么了?就是不自主了吗?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050000)

注意:本站文章部分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7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7020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