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正文
教育科研
新课程,教师为何“不会”教
发布时间:2010-01-11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新课程走进了学校,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他们欢迎变革,觉得有了施展的舞台,有了一种解放的感觉。然而,当他们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应该说教案也是新的,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又跳不出旧的框框。面对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一些教师发现自己很不适应,甚至很茫然、很苦恼,教了几十年的书,今天忽然找不着感觉了。面对新课程,教师为何“不会”教呢?教参“没”了,训练题“撤”了,教师忽然觉得没了主心骨。

打开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一章《生活中的图形》,便可以发现,这一章中除了两幅图,没有一个概念,几乎全是问题。教师看了大惑不解,这点内容也值得上一节课?确实,与传统的演绎教学相比,这里没有定义、定理,更没有推理、证明。这样的课怎么上?一个硕大的问号摆在教师的面前。

再看语文课,新的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课文后面的注释却短了,训练题都给“撤”了,更“要命”的是,教师没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参”,忽然觉得没了主心骨。过去,教师用书提出的指导要求比较细致,规定、提示比较多,造成教师过分依赖教师用书或“教参”。而如今,教师用书主要指明教学目标,对关键地方稍作介绍,其余只作提示,不作硬性规定,教师备课时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抄”教参了,教学设计也不能只考虑教师如何教,更要考虑学生如何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得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体验等。另外,语文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不要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对语文的整体感知、感悟,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样的语文课怎么上?教师的作用怎么发挥?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各科教材中都有许多“留白”,为教师留下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教师不知道在这个空间里做什么?多年“依纲靠本”教书的教师,忽然觉得没了抓手,面对新课程,教师的劲不知该往哪儿使。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考试题。很显然,新课程给教师出了一道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眼下,新课程空间的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改革,将彻底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是:铺垫——强力度(3分钟);导入——高速度(2分钟);讲授——大密度(15分钟);巩固——多角度(10分钟);作业——重效度(8分钟);小结(2分钟)。这一教学程序,是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它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用极其有效的速度向学生“传授新知识”,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形成技能、技巧。它强调的是如何“教”学生,如何“训练”学生,有太多的“教师中心”色彩,这种教学文化在教师中影响颇深。新课程突出“领域意识”和“问题中心”,强调课程内容与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的关系作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尺度的主题。以数学为例,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呈现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运用”的教学模式,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或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操作实践、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数学模型,这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细心的人也许早就发现,新数学教材没有一道例题,只有数学情境,以生活中看得到用得着的有趣味的图示、画面和语句描述出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去选择计算方法,从而正确列式计算。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这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完全由教师讲解例题,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出算式,自己寻找答案。

数学教学还安排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比较”这一单元的“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内容都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直观的富有趣味的画面来引入,并安排一些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如“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画一画”“看一看”“写一写”对于这些操作性的活动,教师如何组织教学,也是一个新课题。而且,由于教材多用操作性的训练,学生计算时间、内容相对减少,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会受到影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这种状况才会有所改观,而这个过程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心理压力,加大了工作量。对此,教师是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根据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调适呢?

将探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如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都需要下一番功夫摸索。比如,化学课程把提高我国公民的化学素养提到重要位置,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变听化学、看化学、记化学、背化学为观察化学、想化学、做化学,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这对教师来说,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有相应的办法和措施。

新教材的改头换面,使教师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照本宣科,更不能对教材亦步亦趋。打开新教材,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们普遍感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但同时也对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感到很不适应。传统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与规范,强调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这在教师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然而新教材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而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种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凸现出来,这种不适应,正是改革所带来的“阵痛”。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无论哪一门学科,几乎每一节都有“议一议”栏目,一方面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留下回味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条理化、系统化、运用、重组知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无穷创造力的空间。

新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而且有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仅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开放的。比如,一个化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方案。一项调查作业,可以有几十种形式和内容。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记录,可以有几十种不同的形式,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到日程,教科书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以音乐课为例,每一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分。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拓展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教师要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还应当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意识到,本次课程改革,决不是对现行课程的简单调整和修正,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育人模式的改变,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文本体现,只有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课程标准,反复研究,掌握其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领会教材,把握教材。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教师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

课程的开放与灵活,使课堂教学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按部就班。新课程对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提出挑战。过去,教学进度是统一的,教材的课时是规定好的,教师只要按部就班地教就行了。而如今,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上到高潮时,下课铃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能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可又没到下课时间,剩下的时间不知道干什么?

还有,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教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维持,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教师由于心理准备不足,面对这种局面,显得十分局促,一是有些问题不知如何解答,二是不会控制课堂,感到无所适从。

更值得研究的是,如何处理好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与完成教学任务的矛盾。教师们反映,学生放开了,参与讨论了,自主探究了,而需要教师传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如何落到实处呢?比如,艺术课教师反映,课堂上让学生去欣赏、去感悟、去体验,而乐理知识、绘画的基本技能如何让学生掌握,有时很难把握,很容易顾此失彼。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为学服务,而不一定恪守以往的常规和秩序,应当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应当给予肯定。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但不是不要传授,必要的概念还要讲,但是学生能自己探索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教学任务为什么完不成?过去是由教师讲授知识点,讲完后学生马上练习模仿,现在要求教师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学生自主探究,这个过程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有的教师以为,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的环节,每节课都要分小组活动,都要有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解决问题的步骤,但凡新课程倡导的方法都要一一展示。这样面面俱到,把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究竟选用哪一种方法;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应当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为什么科学课会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呢?一位教委主任分析得十分透彻,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回答不了,解决不了,只有让学生长时间的讨论,如果教师问题设置得有价值,引导得法,讨论安排合理,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学任务是能够完成的。

必须强调的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之先进是无可置疑的,问题在于,教师如何适应这种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不可能有现代教育行为。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教学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由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的活动,创设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真实情境,打开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

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多领域涉猎知识,而且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对课堂教学的驾驶能力。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能不能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呢?

教师肩负着课程改革的历史重任,新课程的理念要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课改能否取得最后成功,教师是十分关键的因素。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将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完)

注意:本站文章部分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7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7020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