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中如何提炼办学经验
和提出督导建议
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顾涧冰
一、关于办学经验的提炼
我们这里所讲的办学经验,是指学校在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良好的做法与较为完善的机制,是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初步认识成果,需要经过总结、提高上升为有规律性的、有普遍意义的并有一定理论造诣的经验。
对办学经验的梳理、总结与提炼过程实质上就是督导人员把对一所学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求学校教育发展规律的活动过程。通过办学经验的提炼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学校,以期达到帮助学校提高办学、管理水平,促进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办学经验提炼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典型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等原则。1.典型性原则强调的是教育经验本身必须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体现教育客观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对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2.创新性原则要求在办学经验提炼中,要注重采用学校的最新成果、教改实践的新鲜事例和新的收获,以及人们尚未发现的或鲜为人知的材料等,以体现一定的创新价值。3.科学性原则要求办学经验要有事实或理论依据,能准确地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坚持用数据、凭实绩说话。
办学经验提炼主要有发现事实、分析原因、归纳主题等方法。
发现事实法就是指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归纳与总结,形成经验,揭示学校发展规律。可从两个视角去发现事实,一是从学校自身时间跨度上的发展变化,分析考虑学校的文化延续、个体性的内涵差异发展的实际特点;二是从校际之间空间幅度上进行比较,明确学校的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突破点与显著性进展。今年4月,我们在对通州小学督导中发现该校多年来一直注重“敏慧文化”的打造,已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对这一方面的办学经验我们进行了提炼,在督导报告中作了这样的评价:学校秉承“尚真、求融、慧教、敏学”的学校精神,逐渐提炼出以“敏慧”为核心的文化表述,并将“敏慧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部。学校重视具有“敏慧文化”内涵的制度建设,加强具有“敏慧文化”特质的校园环境设计,努力打造阳光、情知、幸福、和谐“四种校园”,逐步形成了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样式。“敏慧文化”为学校持续发展融注了新的内涵,是学校超越自我、走向卓越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分析原因法是以经验提炼来说明学校教育教学现象发生的某种变化的原因,告诉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学校发展的良好效果,从而提高人们对学校教育发展的理性认识,一般可从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获得办学经验。2004年我们在对四安中学进行督导评估时,深感“享受教育”已成为该校较为先进的办学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分析原因,我们认为这是教育实践与创新的成果。在总结该校“享受教育”经验时,我们作了这样的表述:该校在50年办学经验和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创新办学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了“享受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努力付诸实践。目前,在对“享受教育”的探索研究方面,逐步由单一的、感性层面走向全面的、理性层面,涵盖了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享受教育”已成为通州教育的一个亮点,体现了四安中学比较新的办学层次和科学的教育思想。
归纳主题法主要是对来自学校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的理性结论,概括出新鲜的、有价值的经验,其主要步骤有:一是确定主题,结合工作的目的、任务及过程的经验体会,形成确切达意的主题;二是梳理经验,通过梳理工作过程进行理性分析,并选择合适形式加以表述;三是围绕主题,进行质性评价。2009年,我们在金沙中学发展性督导评估报告中,通过归纳主题法,总结出该校的办学经验之一为:以构建生态化课堂为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积极完善考评机制,坚持用科学的管理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狠抓“六认真”,探索高效课堂的新途径。学校积极推行“主备试教、同伴互助”的集体备课模式,实现备课立体化。学校把课堂打造成一个“情感场”,激发学习热情;打造成一个“智慧场”,品尝探究的快乐;打造成一个“生活场”,让教学问题回归生活。金沙中学这种把课堂打造成一个多维沟通、智慧共享、生命发展的文化实践活动,使课堂呈现出生命化、生态化的自由、愉悦和高效,课堂的活力得以激发,质量与效率显著提高,学校已逐渐成为我区三星级高中的龙头学校。
二、关于督导建议的提出
“教育督导建议”是国家《教育督导条例》明确规定的重要内容,并同时规定了限期整改的跟进措施,使其具有一定的规范执法意义,有利于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具体表现为,通过督导建议的提出,以学校发展的纵向比较或与同类学校的横向比照等方式,可以让学校更为清晰的看到自己“目前在什么地方”;帮助学校厘清办学理念和目标,让学校意识到自我改进与发展的迫切性,明确“应该到什么地方”。
督导建议是针对学校某一对象的改进与发展所提出来的,它要以该对象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为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并通过证据说话,让对方信服。提出督导建议的基本规律主要有:1.坚持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实践中,我们发现,只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的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往往都能欣然接受。2.坚持尊重事实的督导态度。要充分利用督导过程中各种渠道所采集的信息,通过把握一些敏感性问题,让数据或事实说话,这样往往更能让学校信服。3.坚持最近发展区的督导策略。提出督导建议要把握分寸,做到既尊重学校的客观现实,又要基于学校发展的潜能,通过督导建议帮助学校明晰“最近发展区”,让学校拥有发展的张力空间和平台,努力发挥自身智慧和集体力量,促进学校不断进步。
在提出督导建议的目标要求上,要能够做到提出的建议既对学校的发展有帮助和启发,又要指出制约学校发展存在的真实问题,这是对督导人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考验。其方法主要有问题澄清法,即督导人员要始终带着问题意识,关注督导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直至揭示出制约学校发展的真实问题。比如,我们在对一所农村小学督导时,了解到该校致力打造“铁路文化”的办学特色,编写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加强了铁路安全教育,但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铁路运行全封闭的实际出发,我们认为该校“铁路文化”的打造缺乏丰厚的土壤,与学生的发展关联不大,给人以牵强附会的感觉,有“伪文化”之嫌,在与学校领导深入交换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这样的督导建议:要结合地域特点和学校既有特色,不断开发、整合学校独特的校本课程资源。要抓住沪通铁路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明晰、夯实“铁路文化”特色,尤其要结合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船舶与钢构、红木与工艺,努力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
观点渗透法,建议中所包含的鲜明的观点,应根据具体学校所发现的具体情境进行归纳与陈述。我区有一所三星级高中,办学有追求,德育有亮点,课改有成效,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成为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督导时,专门就此提出了督导建议:要认真地思考、精准地选定办学特色的突破口,根据学校资源条件和传统,加强宏观导向,强化群体实践,努力让某些方面的特色雏形尽快成形,并逐步上升为学校的特色品牌,彰显办学的个性,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换位思考法,要站在被督导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始终弄清“提的建议将会给对方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例如,对于自主发展意识较强的学校,督导人员要立足于提出制约学校发展的真实问题进行重点思考;而对于规范办学意识较强的学校,则要立足于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从帮助学校的角度提出改进的建议,让学校感到督导人员是真心帮助他们寻找改进办法,促进学校发展。
实践操作法,即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督导建议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如针对学校办学理念模糊,办学目标不清晰问题,可提出方向性建议;针对学校发展各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可提出策略性的操作建议,给学校以明确的改进举措,也可以通过提供其他学校好的做法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