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督学听课应关注什么
通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许圣祥
随着责任督学挂牌上岗制度的推行,大批责任督学将到中小学校开展督导工作,听课将成为责任督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责任督学听课是督导工作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育督导评估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检查学校工作的常用方法。
责任督学听课的目的、观察的角度有别于教师的听课。对于同一堂课,责任督学和教师听课的目的、观察的角度是有区别的。责任督学听课的目的是通过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掌握学校办学情况,侧重于整体、综合的评价。责任督学在听课活动中观察的角度是多方位的,不仅仅观察课堂教学活动,还要透过教学活动关注教学以外的东西,比如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政策、法律贯彻情况以及规范、规定执行效果等方面。而教师听课的目的在于学习、交流、观摩等,侧重于专业、个性的评价。教师在听课活动中观察的角度比较单一,注重知识体系,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关注的是教与学的效果。因此,在听课活动中,责任督学所关注的有别于教师。
几年来的督导工作实践表明,要取得好的听课效果,达到教育督导的目的,责任督学在听课活动中,要根据督导的规律和要求,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校办学行为
教育督导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监督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在学校的贯彻、落实。责任督学在听课活动中关心的是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关心的是国家课程计划的落实情况。因此,责任督学利用听课,从各个层面来检查学校办学情况。责任督学首先要提前走进课堂,关注教室布置——课程开设、作息时间安排等是否规范。重点查看地方课程、艺体课程、科学实验课程等开设情况,查看学生休息时间能否得到保证,体育锻炼活动是否正常等。其次要关注学习园地、黑板报、宣传条幅等内容是否符合办学理念,能否体现学校、班级文化。还要关注校园、教室环境卫生——室内桌椅等物件是否整洁,地面、墙壁是否经常打扫,教室采光、通风是否保证学生健康等,以此检查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
二、关注教师教学行为
责任督学听课不仅是为了了解教师在知识层面的教学情况,而且更加关注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等。因此,责任督学听课要关注教师的敬业精神——精神是否饱满,精力是否充沛,备课是否充分等;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学生观,课堂上能否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重视教与学的相互沟通、交流,及时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等;要关注课上教师的基本素养——仪表、教态、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等;还要关注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策略是否适宜,教学目标把握是否正确,教学方法是否有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是否恰当、熟练,教学进度、作业布置、学生负担是否科学、合理等。
三、关注学生日常行为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日常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听课过程中,第一,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听其言、观其行,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等行为表现,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情况,检验学校的学生工作效果。第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小学生为例,主要关注学生以下几种行为:认真听课行为,独立思考的习惯,良好的阅读行为,正确的书写行为,和老师、同学交流的行为等。第三,关注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通过学习,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否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提高,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学习负担过重等情况。
四、关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交流
责任督学听课后要关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交流。听课后,要及时跟学生交流,询问学生的上课感受,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教师甚至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跟教师交流,询问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最满意的地方是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等,然后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梳理听课以及跟学生、教师交流所收集的信息,分析研究所掌握的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办学行为。既肯定取得的成绩,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听课形成的材料纳入督导评估报告中,并及时向学校领导通报。对于听课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要帮助学校分析原因,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要求学校限期整改。
五、关注听课后的回访
听课活动以后,作为责任督学,督导工作并没有结束,还要关注学校、教师的整改落实情况。
在一次素质教育督导考核活动中,听了一节初三的《电功率》新授课,该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上课,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图片、进行推演。在交换意见时指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教学最基本、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技术教学方法具有很多优势,但无法替代实验,教学中,能开设的实验就要开设,切忌“纸上谈兵”、“黑板推演”。同时,也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讲解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等概念时,可让学生直接观察用电器,比较用电器在正常条件和非正常条件下的工作情况,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研究电功率在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时,可设计实验研究。经过学生亲身感受、亲自体验、亲手探究获取的知识,学生才能印象深刻,理解透彻,达到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提出了加强实验教学,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程的整改意见,要求学校、教师制订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听课后继续跟踪学校、教师整改落实的进展。回访前研读了整改报告,明确了回访重点,并与回访学校商定回访时间。同时,制订了工作措施:与该教师、学生访谈,了解该课程实验开设情况,察看教师备课情况等。在回访中,发现该教师整改意识强烈,整改措施有效,一般情况下,物理课在实验室上课,能开设的实验都想尽办法开设,取得了较好的整改效果。
回访是责任督学督导中最后一项工作内容。其目的就是检查整改的意见有没有执行,整改的措施有没有实施,整改的预期结果有没有达到。只有整改全面到位,才算达到了督导听课的最终目的,顺利完成督导任务。
六、关注督导的重点
教育督导分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随访督导等。综合督导如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估、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考核等,责任督学在此类督导听课活动中需要关注的信息比较多齐全,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全面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如前所述)。而对于专项督导、随访督导等,由于其督导目的明确、指向性单一,因而责任督学听课中关注的重点就十分清楚。比如,在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督导听课活动中,责任督学重点关注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装备的运用情况,听音乐课程,要关注教师乐器的使用情况,音乐教室功能发挥情况,听化学课程,就要关注化学实验开设情况。在开展学生课业负担专项督导听课活动中,责任督学要重点关注学生课堂接受能力,是否在课上就能消化,理解,布置的作业是否过多、过难,存在压力过大的现象。责任督学挂牌上岗后,会收集到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意见、建议等信息,责任督学带着这些信息,围绕意见、建议,通过随访听课,往往能了解真情况,抓住重点和关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责任督学听课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等,涉及的专业也很多,凡是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都涵盖其中。责任督学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像“望远镜”那样看得深远,像“显微镜”那样观察得仔细,做到与课堂教学“零距离”接触。所以,责任督学平时要善于学习,积累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同时,听课前要预先学习相关知识,熟悉听课内容,准备相关资料,在听课时成为 “行家里手”。这样,才能在督导听课活动中提高分析、诊断能力,树立督导权威,增强督导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