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分值) | 三级指标(分值) | 观察点 | 评分标准(满分) | 整体评分:完全符合90分以上;基本符合80分以上;有一些差距70分以上;差距较大60分以上;完全不符合59分以下 | 
| 自评得分 | 核查得分 | 
| 教育管理(10%) |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3分 |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至两次联席会议 | 查阅联席会议原始记录 | 完整齐全 | 3 |  | 
| 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规划3分 | 发展规划的目标制定、行动措施、运行保障 | 查阅发展规划的详细内容 | 规划合理、推进有效 | 3 |  | 
| 建立工作管理制度4分 |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 查阅制度条目、内容,及执行痕迹 | 齐全完备,执行有力 | 4 |  | 
| 体育课程30% | 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 5分 | 体育与健康课时数符合国家要求 | 查阅学校、教师、班级、学生课表 | 课标真实对应 | 5 |  | 
|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 5分   | 学年、学期、模块、单元计划完整齐全(3分) | 查阅体育教师的相关计划 | 完整、齐全、符合课标要求,相互对应 | 3 |  | 
| 体育课时计划要素齐全,内容详细(2分) | 查阅体育教师的课时计划 |   要素齐全、内容详细,与其他计划对应,有课后反思 | 2 |  | 
| 教学过程 10分 | 体育教学常规规范(2分) | 观察体育课现场的常规要求及训练情况 | 制定并长期执行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 2 |  | 
| 教学内容符合要求(3分) | 教学内容与预设相符,根据教学实际实时调整 | 教学内容符合要求,以学定教 | 3 |  | 
|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强度合理(5分) | 实际测定课的平均心率达130次/分及以上、练习密度达50%以上 | 两项指标均能达到 | 5 |  | 
| 教学效果 10分 | 运动技能发展状况良好 (4分) | 观察与测试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 | 学生运动技能发展符合目标设定 | 4 |  | 
| 体能抽测状况良好 (4分) | 进行体能抽测 | 实际抽测及格率90%以上,良好率40%及以上 | 4 |  | 
| 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记分册学生测试项数符合预设 (2分) | 查阅近二年学生体育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手册及教师记分册 | 完全符合要求 | 2 |  | 
| 体育活动30% | 大课间体育活动10分 | 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总时间25分钟及以上(2分) | 实际观察大课间体育活动 | 时间符合要求 | 2 |  | 
|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科学、合理(2分) | 查阅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 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不同季节、室内室外活动方案   | 2 |  | 
| 学生实际身体活动时间占总时长的70%以上(2分) | 实际测量学生实际活动时间 | 70%及以上 | 2 |  | 
| 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合理、组织有序、效果明显(2分) | 观察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与效果 | 有趣、科学、有效 | 2 |  | 
| 大课间体育活动运动负荷适宜(2分) | 实际测试学生生理负荷   | 中大强度练习时间达到1/2 | 2 |  | 
| 课外体育 活动10分 | 学生在校体育活动一小时落实(5分) | 查阅课表安排和体育活动方案、观察活动现场 | 有计划,有落实 | 5 |  | 
| 课外体育活动(社团、兴趣班)方案科学合理 (2分) | 查阅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方案、俱乐部章程与活动记录 | 方案合理、活动落实 | 2 |  | 
|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安排组织有序,满足个性发展 (3分) | 查阅活动计划,现场观察活动组织   | 内容丰富,组织有序,计划详实,效果显著 | 3 |  | 
| 学校体育 竞赛5分 | 每年举办学校运动会等全校性的体育竞赛2次,学生参与率高(3分) | 实际查阅学校体育竞赛规程、秩序册、比赛总结 | 每一位学生实际参与校内体育竞赛2次以上 | 3 |  | 
| 年级、班级小型竞赛常态化、多样化(2分) | 实际查阅年度体育工作计划与比赛规程及报道 | 8次/年及以上 | 2 |  | 
|   学校运动 特色5分 | 学校有体育特色项目(3分) | 查阅听取学校体育特色材料与汇报 | 学校体育特色鲜明,并成绩优异 | 3 |  | 
| 学校运动队常年组织训练(2分) | 查阅训练计划与记录 | 训练的计划与过程性支撑材料完整 | 2 |  | 
| 学生体质健康15%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15分 |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真实、及时上报;发放《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并回收家长反馈单(3分) | 查阅近二年学校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材料和查阅去年《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家长反馈单,或电话随访家长学校是否发放报告书 | 按时上报;有每位学生家长的反馈单,或电话随访结果是学校已发放报告书 | 3 |  | 
| 校级、班级、“三好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有公示;每年有校级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3分) | 查阅近二年的公示材料、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 公示材料齐全,有学生体质健康分析报告 | 3 |  | 
| 近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纵向比较成绩提升(3分) | 查阅近三年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分析报告 | 全面提升、进步明显 | 3 |  | 
| 近三年测试的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3分) | 查阅近三年本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 | 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处于本地区前列 | 3 |  | 
|   近三年学生近视率得到控制(3分) | 查阅近三年本校学生健康体检率、近视率;查阅近三年近视率变化 | 近视率得到有效控制,近视率下降1%以上 | 3 |  | 
|       体育教研组工作6% | 工作计划、总结(1分) | 教研组工作计划、总结齐整完备 | 查阅近两年体育教研组的计划与总结 | 教研组计划与总结齐全,内容具体,目标明确,改进措施有效   | 1 |  | 
| 校本研训 (1分) | 校本教研活动 | 查阅近两年教研组教研活动记录本和订阅体育专业期刊数量 | 有完整、系统的校本体育教研记录,且教研主题有价值;订阅2种期刊 | 1 |  | 
| 教研成果 (2分) | 本校体育教师发表论文。省、市级课题申报 | 查阅本校体育教师发表论文或文章的级别与数量。查阅本校体育教师获得课题的级别与数量 | 近两年人均发表一篇以上。近两年本教研组体育教师申报区级课题一项以上   | 2 |  | 
| 教师参赛 (2分) | 教师积极参赛,成绩优异 | 查阅近三年教师获奖证书 | 参赛率50%以上 | 2 |  | 
| 学校体育保障基础4% | 运动场地设施(1分) | 生均运动场地面积达标(1分) | 查阅体育场地图纸 | 生均4平方米以上 | 0 |  | 
| 田径场高中400米,初中、300米,小学200米(1分) | 查阅体育场地图纸 | 达到标准 | 1 |  | 
| 体育馆、房、池(1分) | 查阅体育场地图纸 | 有室内场馆或风雨操场 | 0 |  | 
| 学校体育 器材(1分) | 体育教学器材达标 | 查阅体育器材目录,并抽测器材数量 | 达到教育部制定的体育器材标准   | 1 |  | 
| 学校体育 经费(2分) | 每年体育经费支出规范 | 查阅学校财务支出原始证据 | 完全符合相关标准 | 2 |  | 
| 应急救护保障机制5% | 建立机制(1分) | 学校落实应急管理责任,有应急救护工作方案 | 查阅学校工作方案与活动证据 | 将应急救护知识作为师生普及内容和体育老师、校医职责考核项目 | 1 | 此部分为新要求,各校根据要求在今后逐项落实。   本次督导责任督学不作核查。 | 
| 应急救护教育 (2分) | 对在校师学生开展应急救护教育,在中学阶段开设应急救护实践课程 | 查阅近两年计划与活动记录 | 符合实际 | 2 | 
| 应急救护培训 (1分) | 学校在当地红十字会指导下配备专兼职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和红十字救护员 | 查阅近两年计划、签订的协议书以及相关活动记录 | 有应急救护队伍,不少于2名专兼职应急救护师资与5名以上红十字救护员 |   1 | 
| 防灾避险措施 (1分) | 配置应急救护相关设施设备,定期开展应急救护和防灾避险演练 | 查阅近两年计划与实地检查急救设备 | 符合实际 |   1 | 
| 合计得分 | 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