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2019年12月18日 16:13    作者:  编辑:gumei  浏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课时

第2 课时

总课时

2

新授课

教学时间

日(第 星期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认识两种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数学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超先贤的信心和决心

预学指导

让学生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认识两种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和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预学导学

二次备课

1、 什么叫做底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 什么是横截面?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横截面乘长来计算吗?为什么?

 

 

 

 

教学预案

一、情景激情。

师:西汉末年我国古代数学家编撰了一本不朽的传世名著《九章算术》。这本书共九章,其中一章叫商功章,它收集的都是一些有关体积计算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的: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就是说,先用边长乘边长得底面积,再乘高就得到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感受中国数学的悠久文化。说一说看完这段叙述,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会是多角度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底面底面积的含义。

师: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中,任何一个面都可以做底面,不一定要以水平放置的面做底面。应根据问题中的需要来决定,哪一个面利于问题的解决,就确定那个面为底面。

学生弄清底面底面积的含义。(学生指出图中哪一个面是底面,说说这个底面积怎样求。学生回答后,在课件上将这个底面涂上颜色。)

总结算法:底面积=长×宽=边长×边长。

2、总结、归纳长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问:古代数学家是怎样计算长方体体积的?

学生思考:底面积相当于原来公式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

引导学生对照两个公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及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和今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是一致的,两个公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长方体体积=长××
 
       =底面积×

3、总结、归纳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

推出正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       ↓
    底面积  ×

问:这两个公式能统一起来吗?

写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统一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VSh

学生对照两个公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及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和今人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是一致的。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123题。

3课件展示:什么叫横截面

学生在理解了什么是横截面后,再独立完成。

2、练习四第4题。

3、练习5题。

学生可借助教室内的柜子、讲台等实物理解占地面积的含义。

4、练习六第8题。

课件展示题意

课件展示后让学生独立作业,集体订正。

5、布置作业:练习六的第67题。

四、评价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受到了那些启发?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体积=长××
 
       =底面积×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       ↓
    底面积  ×

 

教学反思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