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话引入 三年级时,我们两次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 2、请大家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3、小组活动。 4、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的是其中的几份? 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5、比较:第四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指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也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也可以看作单位“1”。 你能说说,生活中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作“1”?也可以把哪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1”呢? 6、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 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二)概括分数的意义。 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从这句话中,哪个词比较重要?为什么? (平均分,把“1”平均分成若干份) 2、结合例1的图,分别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 (三)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在小组中说说例1中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这里的3表示几个图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2题。 出示数轴。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用带有箭头的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分数也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如果我想用一个点表示分数,应该怎么办?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分数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3.完成教材第56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涂色表示 。 交流反馈涂色的方法。 启发思考:这里的三个 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交流并汇报: (1)相同点: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 (2)不同点:单位“1”不同,因此每一份所表示的桃的个数也不一样,其中2份表示的数量也不相同。 教师小结:这里的分数都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的多少与整体的数量的多少密切相关。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