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2022年12月08日 13:21    作者:  编辑:lijiahui  浏览:

1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教学目标

1.认识“萝、卜”等5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修正自己的想法。(重难点)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重点)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备课

课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胡萝卜的谜语,引导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胡萝卜。

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小兔子们最爱他。(谜底:胡萝卜。)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认读“萝卜”,注意“卜”读轻声。

3.教师过渡,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过渡:胡萝卜营养丰富,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关于“胡萝卜”的童话故事。

4.引导猜想:读了题目,谁来猜猜,这个故事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

预设:1)胡萝卜长胡子了。(2)胡萝卜的胡子长得很长很长。

3)长胡子可能会派上一些用场。(4)胡萝卜先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长胡子感到骄傲或烦恼……

二、初读课文,练习猜想

过渡:故事是不是同学们猜测的这样呢?我们赶紧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运用上一次课学到的“写旁批”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简要地写一写。

2.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指名认读,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新词。

3.小组交流讨论。

1)围绕“胡子”讨论并划分层次。

2)分层次合作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评价,共同改进。

3)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猜想,并说说猜想的依据。

4.汇报展示,教师点拨重点。

1)指导多音字“长”。

(zhǎnɡ)着浓密的胡子

(zhǎnɡ)在下巴的右边

 一点儿一点儿地变(chánɡ)

 走了多(chánɡ)的路

(zhǎnɡ)了多(chánɡ)了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猜想的内容以及这样猜想的理由。

填空:读到 ,我猜想 ,因为

3)教师及时鼓励评价,引导思考:这些猜测跟课文的故事情节是一致的吗?当你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故事的实际内容不同时,你会怎么办?

明确:预测有的和原文一样,没有原文丰富;有的和原文不太一样,但也是有依据的。当发现预测与原文不一致时,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思路,继续阅读,并根据前面已知的情节,继续猜测后面的内容。

4)指导学生分角色读一读课后第一题中同学们的话,教师小结。

小结:这几位小朋友的预测和发现是不是跟我们的一样?预测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常识,可以联系课文内容,可以观察插图,可以抓住文中一些重点词句或标点符号。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内容不太一致时,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想法,接着阅读,接着预测。同学们,以后读课外书的时候也用一用预测的方法吧。

三、研读课文,想象续编

(一)胡子飞长。

指导学生绘声绘色朗读第1~4自然段。

小结: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胡子还在继续变长。因为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胡萝卜先生是完全不知道的。多有意思的长胡子啊!胡萝卜先生就拖着它走啊走,接下来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二)男孩发现胡子。

1.教师过渡:谁来说说,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长越长以后,发生了什么?(被其他人派上了用场。)

2.思考: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明确:男孩的风筝线太短了,他正好发现胡子够长也够牢固,就剪下一段放风筝。

3.指名表演男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1)如果你就是这个放风筝的男孩,风筝线这么短,你的心情怎么样?(焦急。)

2)得到了风筝线,风筝飞上了天空,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高兴。)

3)如果你是胡萝卜先生,你愿意把自己的胡子分享给男孩吗?

预设:学生不管说“愿意”或“不愿意”,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如“愿意”,因为胡萝卜先生很和气,很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或是胡子本来就是要刮掉的,既然能给别人带来帮助,那就干脆用它做好事情。说“不愿意”,因为男孩剪下胡子的时候并没有经过胡萝卜先生的允许,这样是不对的。如果男孩礼貌地请胡萝卜先生分给他一段胡子,我想胡萝卜先生肯定也是乐意的。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要乐于帮助他人。

4.齐读第6自然段。

(三)鸟太太发现胡子。

1.指名读第7、8自然段。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还没有讲完,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为什么这么想?先自己仿照课文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预测的故事情节。

示例:1)鸟太太剪了一段胡子来晾尿布。

2)胡子当绳子不够结实,鸟太太放弃了。

3)鸟太太特意询问了胡萝卜先生,得到同意后才剪下一段胡子。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预测。

小结:同学们,书中的故事很精彩,有些片段是我们已预测到了的,有些和我们预测的不一致,所以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丰富我们预测的内容,也可以修正我们的想法。故事讲到这,讲完了吗?(没有。)那么,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四)续编故事。

1.教师出示课件内容,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思考: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展开你的想象,继续猜想,仿照课文自由编故事。

2.先自己想一想,再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示例:1)豹子哥哥和豹子弟弟比赛跳绳,豹子弟弟刚跳到一半,绳子就断了。它们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那么长,就问:“胡萝卜先生,你能不能把胡子借给我们当跳绳?”胡萝卜先生听了,二话不说剪了两段胡子送给了小哥俩。

2)小鸭子抱着一叠沉甸甸的书走了过来,一下不小心被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绊了一跤,书全撒到地上了。胡萝卜先生被胡子拽疼了,回过头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胡萝卜先生感到非常抱歉,连忙跑过去扶起了小鸭子。他看到撒了一地的书,灵机一动,就对小鸭子说:“要不我剪一段胡子给你捆书吧!”说着,他剪下一段胡子,又帮小鸭子把书捆好了。看着小鸭子一摇一摆地走进学校,胡萝卜先生觉得非常快活。

四、比较欣赏,感悟主题

1.教师朗读原故事结局,引导交流:自己的预测和原文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师生评价:你更喜欢哪种结尾?为什么?

预设:如果让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直帮助别人,故事就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如果最后长胡子帮助胡萝卜先生解决了某个困难,这样就出乎意料,故事读起来也更有趣味。甚至,如果能够设计那些得到长胡子帮助的人,反过来帮助胡萝卜先生解决困难的情节,体现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主题就更深刻了。

3.教师小结,点明主题。

小结: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飘在后面,不知不觉被许多人剪下,派上了许多用场。当他发现自己的胡子一次又一次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还会为胡子发愁吗?(不会。)最后,当胡萝卜先生发现,自己的胡子还能用来绑住近视眼镜,他还会为胡子发愁吗?(不会。)是呀,一样东西,只要用对了地方,都能给人带来帮助。而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别人,让别人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觉得非常快乐,这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同学们,这个故事是王一梅阿姨送给我们的,她那儿还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呢!

五、拓展延伸,学有所获

1.简介作者,出示推荐阅读篇目。

2.看看课后第2题的故事或书名,引导学生猜想里面可能会写些什么。

过渡:除了王一梅阿姨写的故事,老师今天还要给大家介绍其他几个同样有趣的故事。看看课后题第2题中的这些标题,你来猜一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

《躲猫猫大王》 《夏洛的网》

《帽子的秘密》 《柔软的阳光》

《团圆》 《小灵通漫游未来》

3.学生汇报交流。

4.教师布置作业。

1)课后把这些故事或书找来读一读,看看自己猜测的内容和原文是否一致。

2)还可以找来作者王一梅的其他作品读一读,读之前先猜一猜故事情节。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学案·复习备考手册”,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则诙谐、幽默、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围绕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展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学语文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方法。本课是一个故意没有讲完的童话故事,故事在结构上与前一课精读课文有类似之处,在情节的发展和故事的结局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他们边读边猜想,自主思考、讨论,在实践体验中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

一是读题说猜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环节我采用了谜语引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猜谜语的小活动集中注意力,并自然过渡到本课的学习。出示课题后,我直接让学生展开预测,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发现预测的内容与课文本身的异同,另一方面也是对前一课预测方法(根据标题猜想内容)的复习。同时,也呼应了课后题第二题的学习内容。课后题第二题我放在课堂最后让学生自由讨论,一头一尾恰好形成一个闭合的学习环节。

二是读文说猜想。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时,我也布置他们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预测的时候,说一说是根据什么预测的,在这一过程中,既熟悉了前一课总结出的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又进一步积累了经验,锻炼和培养了阅读能力。

三是续编故事情节。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表现是最可圈可点的。一来童话故事本身就有想象神奇的特点,二来这个阶段的学生本身的思维比较活跃,创编出了许多精彩的情节。我的任务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提醒他们要把握创编的依据,不能漫无目的地胡编乱造。我觉得学生的思想灵动丰富,欠缺的只是语言表述的经验,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对一些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甚至还要引导他们完成表述。

四是比较鉴赏感悟。语文理应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智慧的启迪,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目标要求。因此,在最后与原文故事比较鉴赏的环节,我总结提升了故事的思想主题,让他们意识到助人同时也是助己,培养他们在生活中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其实,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这一环节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讨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学生自己从故事中读懂的会更多。

总之,童话故事的教学应该放手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自主、自由地阅读后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想,再由教师来补充、引导,慢慢培养、增强他们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样往后放手给学生的机会才有可能更多。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