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一、自学生疑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观看视频,激发了解太空生活的兴趣。
2.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太空生活趣事多),齐读课题。
过渡:太空生活中到底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呢?
二、合作探疑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按照自读提示初读课文。
(1)独立读。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要求会认的生字多读几遍。
(2)合作读。读给同桌听一听,读对了,夸一夸
(3)给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3.多元识记。
(1)借助图片,联系生活识记。“航、宇、宙、舱”这4个生字,组成词语“航天员”“宇宙飞船”“舱体”,利用图片来识记。
(2)偏旁归类识记。将生字按偏旁分成四组识读,通过建立偏旁和字义的联系来理解记忆。
第一组:宇 宙 室 密 第二组:杯 桶 第三组:航 舱
(3)与熟字比较识记。如:密—蜜、浴—容、杯—环、题—提。
(4)编口诀识记。如:“山上树木密,蜜蜂是益虫。”强调“密”下面是“山”,“蜜”下面是“虫”。
(5)想象记忆法。如:一座古城,四周完全被包围,是那么坚固。
(6)联系生活,扩词识记。
(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中的字词)学生读一读,记一记,了解每组词语的特点。
4.集中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开火车读、抢读。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生字卡片,和同桌合作读记。
三、展示释疑 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8个生字)学生一起读一读,并用每个生字口头组词。
2.引导学生按照字的结构分类。
上下结构:容 易 左右结构:杯 洗 澡 浴 桶 独体字:失
3.教师由生字的动漫笔顺讲解书写要点。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投影呈现并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笔画。
整体感知,作业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课文写了太空生活的哪几件趣事?
课文先总写 ,再分写 、 、 、 、四个方面的趣事,最后总说 。
2.画一画读完课文后心目中的太空生活的简笔画,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了本课的生字,实际体会到了在太空生活的有趣。在学习中,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2课时
一、自学生疑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坐飞船”游戏,巩固汉字。
2.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疑 细读品味,感悟趣味
1.学习第1自然段。
你知道航天员在太空中怎样生活吗?说起来还挺有趣呢!
(1)“挺”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给它换个词吗?(很、真。)
(2)这两句话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指名读。
(3)学生齐读,共同探究: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过渡:作者说太空生活“挺有趣”,到底有趣在哪里呢?航天员在太空是怎么生活的呢?
2.学习第2自然段——睡觉有趣。
(1)有趣之一——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
①“舒服”是什么意思?(身体、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用“舒服”一词说一句话。
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通过对比,感受在太空睡觉的有趣:你平时怎样睡觉才会觉得舒服?如果晚上不让你在床上睡觉,而是让你站着睡觉,你觉得舒服吗?但是,在宇宙飞船上,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给人的感觉是一样舒服,多有趣呀。
③指导朗读第一句:“舒服”的“服”读轻声,“一样”要跟“舒服”连在一起读。
(2)有趣之二——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
①“不过”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但是、可是。)
②“安稳觉”是什么意思?(睡得很舒服、踏实。)
③航天员怎样才能睡个安稳觉?(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
④“必须”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宇宙飞船里只能这么做。)
⑤想一想,航天员睡觉时为什么必须钻入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里呢?
(3)整体朗读指导。
3.四人成小组,用感受“睡觉”的有趣的学习方法学习第3~5自然段。
4.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在太空中活动有哪些有趣之处?
跟在地面上用腿脚行走不同,航天员在舱体里移动主要靠手臂。
①航天员在舱体里如何移动?(靠手臂。)
②教师播放航天员在舱体中移动的视频,学生直观感受。
为了方便航天员在舱体中活动,舱壁上安装了很多特制的扶手。
①结合上下文,为什么要在舱壁上安装特制的扶手?
②为什么航天员要依靠扶手来稳定身体?(一不小心会飘到别处去。)
平时,航天员会依靠这些扶手或其他设施稳定自己的身体。
想一想,再结合所了解的知识,说一说“其他设施”还可能有什么。(舱壁上的睡袋、用来钩住地板上的网格的底部带钩的鞋等。)
(2)在太空中喝水有哪些有趣现象?
在宇宙飞船里,是没有办法用普通的杯子喝水的。因为水处于失重状态,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①你为什么觉得这两句话有趣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是怎样喝水的说一说,边说边演示)
②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在地球上把装有水的杯子倒过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③把句中的“即使、也”去掉再读一读,好吗?
航天员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直接把水挤到嘴里。
①“得”在文中读“děi”,“必须”的意思,读出肯定的语气。
②练习用“必须……不然……”的句式说说航天员喝水时的有趣场景。
③航天员在太空喝水真有意思,想象他们喝水的画面读一读。(自由读、小组比赛读、指名读、挑战读等)
(3)我们平时洗澡很容易,在太空中为什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洗澡的不容易: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在太空中洗澡的不容易?
A.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
B.平时,航天员会依靠这些扶手或其他设施稳定自己的身体。
②科研人员是怎样解决洗澡的问题的?(设计了一个密封浴桶,在下边安装吸管,吸管可以把喷头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
③这个方法的弊端是什么?
④现在,航天员用什么方法洗澡?
⑤在太空中洗澡不容易,但是挺有趣,怎样读可以更好地表现太空洗澡的有趣?指名读。
5.(课件播放航天员在太空睡觉、活动、喝水的视频,在太空洗澡的照片)学生观看,体会太空生活的有趣。
6.再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你感受到的“趣”读出来。(多形式朗读:自由读、齐读、男女生赛读等)
7.学习第6自然段,体会首尾呼应,了解产生有趣现象的原因。
(1)学习第6自然段。
(课件出示)你看,在太空中生活,是不是很有趣?
①这是一个问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太空生活很有趣。)
②指导朗读:“是不是很有趣”暗藏答案,肯定的意味更强烈,“有趣”语调上扬,尾音干脆,不拖长。
(2)联系第1自然段,体会首尾呼应。
①(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男女生合作读,说说发现了什么。(两个自然段都是说太空生活很有趣,这种写法叫作首尾呼应。)
②同桌合作读一读第1、6自然段,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
(3)找一找产生有趣现象的原因。
①太空生活这么有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句子:(水处于失重状态。)
②讲解失重:因为物体在太空中没有地球的引力,也就没有重量,显得轻飘飘的,这就是失重。
三、展示释疑 结合课文,说说趣事
1.再读课文,说趣事。
同桌合作,提取第2~5自然段的关键信息,小组内互说,再全班交流。
2.创设情境,说趣事。
(1)如果你是一名航天员,你能在返回地球后和朋友讲讲自己有趣的太空生活吗?
以“我是航天员×××,我在太空是这样睡觉(活动、喝水、洗澡)的。”开头,说一说太空生活的有趣。
(2)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然后指名说,其余学生评议。
3.(课件出示航天员在太空吃饭的资料)拓展航天员在太空因失重带来的其他趣事。
小结:同学们,太空生活多有趣啊!你们向往太空生活吗?那就让我们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有一天,你们一定会飞上太空、遨游太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