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案设计  精致课件  练习资料  软件下载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练习十二(2)P82练习十二第7~11...
练习十二(1)P81“练习十二”第1...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P79~80...
练习十一(2)P77~78“练习十一”...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源共享 > 教案设计 > 正文
 
22 小毛虫
2023年08月10日 15:24    作者:  编辑:zhanghongm  浏览:

1课时

一、 自学生疑

1.按要求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正音;小组接龙读课文,教师正音。

3)圈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同桌互读互纠。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纠正字音,指导识记生字。

(kūn)虫  可怜(lián)  挪(nuó)动  仿(fǎnɡ) 佛(fú)  尽(jǐn)管  任(rèn) 何(hé)  纺(fǎnɡ)织

(ɡuī) 律(lǜ)  等待(dài)  挣(zhēnɡ)脱  愉(yú)快  绒(rónɡ)毛  尽(jìn)心竭(jié)力

1)正音。

①易读错的字。

“怜”“律”的声母是“l”;“任”是前鼻音;“挣、绒”都是后鼻音,“挣”是翘舌音,它在“挣脱”一词中读“zhènɡ”。

②多音字。

“尽”是一个多音字,在“尽管、尽快、尽早”等词语中读“jǐn”;在“尽心竭力、尽情、尽头、尽职、尽责”等词语中读“jìn”。

2)识记字形。

①偏旁归类识记。

怜、愉:有“忄”,与心情有关。可组词:可怜、愉快。

纺、绒:有“纟”,与丝织品有关。可组词:纺织、绒毛。

挪、挣:有“扌”,与动作有关。可组词:挪动、挣扎。

另外,“仿佛、任何 ”都有“亻”,“律、待”都有“彳”,要注意分辨。

②形近字比较识记。

怜(可怜)  昆(昆虫)  竭(竭力)  仿(仿佛)  规(规律)

冷(寒冷)  屁(放屁)  喝(喝水)  纺(纺织)  观(观看)

3)创设语境,复习巩固。(课件出示)

可怜的小虫子,一点点挪动身子,尽心竭力,终于从茧子里挣脱出来。它仿佛得到了整个世界,非常愉快。

3.去掉拼音,同桌合作读、齐读,之后全班展示朗读。

4.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开火车读,再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二、合作探疑  

1.指名接读,全班评议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整体感知小毛虫的变化。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小毛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画出关键词句。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小毛虫——茧——蝴蝶。)

3)图文对应,了解小毛虫变化的形态。(出示图片,把图片贴到对应的文字下面)

3.观察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每幅插图对应的是哪些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后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第一幅图:第1、2自然段;第二幅图:第3~6自然段;第三幅图:第7自然段。

4.同桌交流小毛虫的变化过程,试着讲一讲故事。

三、展示释疑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师:本节课,我们用多种方法认识了15个生字,知道了这个多音字的读音及用法,会写8个生字。看着这么多被我们征服的汉字,同学们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积累学习方法,积累各种知识,积累得越多,我们学习起来就会越容易哦。另外,本节课我们还初步了解了小毛虫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它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各有怎样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同桌之间交流好的识字方法,交流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2)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抄写词语:毛虫叶子目光周游纺织编织怎样声音花纹消失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课时

一、 自学生疑  

1.玩“小毛虫变蝴蝶”的游戏。

教师将本课会认字、多音字、会写字分别写在小毛虫形状的卡片上,再将其拼音写在蝴蝶形状的卡片上。教师任意抽取小毛虫形状的卡片,指名找出对应的蝴蝶形状的卡片并读出上面的拼音,再用这个字口头组词。依此进行游戏。

2.说一说小毛虫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过渡:小毛虫一生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小毛虫——茧——蝴蝶。在这三个成长阶段里,它都是怎么生活的?各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合作探疑

1.学习第1、2自然段,聚焦小毛虫,了解小毛虫的特点。

1)自由读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出了它的特点?(可怜。)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可怜的小毛虫?

①学习第1自然段,在对比中感受小毛虫的“可怜”。

预设1: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A.“新奇的目光”是一种怎样的目光?“打量”是什么意思?小毛虫看到了什么?

B.学生观看第一幅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昆虫?它们在干什么?

句式训练:(谁)(在哪里)(干什么)

C.理解词语“生机勃勃”。

a.昆虫们的表现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演示昆虫们的动作“唱、跳、跑、飞”,从中体会“生机勃勃”。)

b.练习用“生机勃勃”说一句话。

D.指导朗读:“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应带着轻松欢快的感觉朗读,语速稍快;“生机勃勃”应读得响亮,表现出昆虫世界的多彩热闹,充满了生机活力。

过渡:当昆虫们都在欢快地活动的时候,小毛虫在做什么呢?

预设2: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A.指名读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小毛虫真可怜。)你从哪里体

会到的?(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B.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可怜的感觉。(放慢语速,声音稍低沉,关联词“既、也、更”3字应读得一个比一个有强调意味,突出小毛虫的可怜。)

C.男女生对比朗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1句,男生读第2句。

过渡: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那它是怎么活动的呢?

②学习第2自然段,从行动中感受小毛虫的“可怜”。

A.自由读,从这段话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表现小毛虫的特点。(笨拙:行动迟缓,不灵活。)

B.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毛虫的“笨拙”?用圆圈圈出来。(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

C.学生做“挪动”的动作,体会词语的意思。

D.小毛虫挪动一点点,容易吗?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九牛二虎之力。)

E.“九牛二虎之力”是一个六字成语,你们能猜出它的意思并用它说一句话吗?(指名说)

生:“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我会用它造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袋米提回了家。

F.指导朗读:整体语速较慢,语气稍低沉。“九牛二虎之力”读得重一些,“一点点”读得稍轻稍慢,“整”字音可拖长,体现小毛虫行动的迟缓。

小结: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一点点。当它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便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世界,多么笨拙多么可怜的小毛虫啊!

2.学习第3~6自然段,聚焦茧屋,感悟小毛虫的内心世界。

过渡:小毛虫见其他昆虫轻歌曼舞而自己步履艰难,它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1)学生自由读,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小毛虫对什么不悲观失望,不羡慕什么?

①练习说话:小毛虫对___________不悲观失望。小毛虫不羡慕_________。

②假如你是小毛虫,别人开心唱歌、欢快飞舞,而你只能笨拙地挪动,会是什么心情?

③这说明了什么?(小毛虫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3)“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小毛虫认为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4)拓展:其他昆虫(蚂蚁、蜜蜂、蜻蜓、知了等)该做的事情是什么?(指名说)我们小学生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呢?(锻炼好身体、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尽管”“任何”要读得重一些。“它懂得”后面停顿稍长,以突出后面的内容。最后一句话中,“它”要读得干脆,“小小的”要重读,表现出小毛虫的平凡与弱小。

6)小毛虫要织的茧屋是怎样的呢?请你在文中找一找。

7)学生交流汇报。(课件出示3个短语)

(牢固)的茧屋      (温暖)的茧屋      (与世隔绝)的茧屋

8)读了这3个短语,说说茧屋给你什么感受?(结实、厚实、密不透风。)

9)要编织这样的茧屋,小毛虫会怎么做呢?圈画出相关词语。(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织啊,织啊。)

①“尽心竭力”是什么意思?(费尽心思、使出全力。)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尽心竭力”?(“一刻也没有迟疑”说明小毛虫一点时间也没有耽误,一下也不停歇;“织啊,织啊”表示织的时间长。)这体现了小毛虫怎样的品质?(勤奋、有毅力。)

②抓住“一刻也没有迟疑”“织啊,织啊”,想象小毛虫一天到晚不停地吐丝织茧的情景,体会小毛虫的“尽心竭力”。

10)朗读指导第4自然段:首先将“一刻”强调读,可采用将“一”字音读得稍延长的方式来体会小毛虫一刻也不停歇。“尽心竭力”是本段中心词,应重读,以突出小毛虫的努力。“它织啊,织啊”,逗号间的停顿应稍长,语速要慢,表明小毛虫编织茧屋花了很长时间。

11)小毛虫对自己做的事情有疑问吗?读一读小毛虫的疑问。(以后会怎样呢?)谁回答了小毛虫的问题?(一个声音。)这是谁的声音?(小毛虫自己的,这是小毛虫在自问自答。)

12)讨论:你是怎样理解“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句话的?

①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禾苗春天发芽,秋天成熟;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按春夏秋冬轮回……这些事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自己的规律,而这些变化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

②教师引读:小毛虫明白这些,所以它肯定地对自己说——(生接)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你要耐心等待,以后会明白的。

13)自由读第3~6自然段,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乐观、坚定、勤奋、尽心竭力……)

过渡:时辰到了,小毛虫经过耐心等待,最终变成了一只蝴蝶。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呢?

3.学习第7自然段,聚焦蝴蝶,体会小毛虫的变化。

1)学生自由读,圈画出描写蝴蝶样子的词语。(抓住“灵巧、轻盈、色彩斑斓”等词语体会蝴蝶的美丽。)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蝴蝶的样子。

3)笨手笨脚的小毛虫终于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而美丽的蝴蝶,此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①联系“惊奇”“愉快”等词语来体会小毛虫惊喜、欢快的心情。

②对比朗读第1、2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小毛虫惊喜、欢快的心情。

4)当看到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变成一只灵巧、轻盈而美丽的蝴蝶时,你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生:当自己不如别人时,不要悲观,不要失望,静下心来,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自己的愿望才能变成现实。

5)教师通过资料介绍小毛虫变成蝴蝶也是成长的规律。

三、展示释疑  

1.观看视频,了解成长过程。

播放视频《蝴蝶的一生》,引导学生观看小毛虫成长的过程。

2.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的示意图,借助提示完整地讲故事。

1)观察小毛虫成长的示意图,了解示意图:图文提示了小毛虫成长的过程,关键句提示了小毛虫的心理活动。

2)请用上小毛虫成长的三个阶段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有序完整地讲故事,不要遗漏重要信息,还可加入自己的想象的细节。(提示关键词:可怜、笨拙;尽心竭力;灵巧、轻盈、色彩斑斓)

3)分小组互讲故事;指名讲述,共同评议。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