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学生疑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要求学生说出成正反比例量的关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系式。 2.举例说明。 3.讨论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二 、合作探疑 1. 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三种量中, (1)当底面周长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2)当高一定时,( )与( )成比例; (3)当侧面积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2.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 (1)当( )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2)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3)当( )一定时,( )与( )成比例。 3.a×b=c(a、b、c为三种量,且均不为0), (1)当a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2)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3)当( )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三 、展示释疑 1.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之后要让学生具体说明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一第5题。 (1)看图填写表格。 (2)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图像特点判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比例,也可以根据相关的计算结果作出判断。要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一定,所以这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3)启发学生运用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进行解答。 4.练习十一第6题。 第(1)小题,引导学生根据四名同学看的是同一本书,理解“每天看的页数”与“看的天数”的乘积(也就是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所以,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已看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和是不变的,但这两种量不满足构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条件,所以,它们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5.练习十一第7题。 引导学生说说每题中的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能不能用相应的数量关系式表示这种变化的规律。 6.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自主练习,再把每次输入的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最后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
作业布置:《课课练》P56 一、二 板书设计: 正反比例的练习 X:Y=K(一定)正比例 XY=K(一定)反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