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教研活动  课题研究  科研成果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研活动 > 正文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2020年08月24日 19:25    作者:小韩  编辑:gumei  浏览: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15-11-27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2361字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建构“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现将模式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并予以指正。

  一、模式流程

  导 (放 ---合 作 学习---交 流 反馈 ---理 解 巩 固 ---反 馈 测试---布置作业 (这即是下一堂课的第一环节,又是本节课的末环节)。

  二、具体操作方法

  (一)导学导学作业中的 “导学” 指的是教师的工作,主要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导学作业中的“作业”是一项任务。 这样完整说来,“导学作业”就可以定义为: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有目的 (解决课中时间不够和课中不方便或无法完成的事情) 地引导或讲解后留下的家庭作业。这种作业关键的是教师的“导”的设计。导的目标:内容要让学生清楚、有兴趣且具有挑战性;自学的方法学生能掌握;要求的结果还要保证学生基本能实现。

  这一环节放在上一堂课末, 即是本节课的起始环节,又是上一堂课的末环节。

  (二)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分三步:

  第一步: 每一个组内成员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业,目的是检查是否都完成了作业。

  第二步:小组评价。 小组长简单记录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然后组织组员对组内作业进行批改,做好批改符号,做错了的督促其改正。 然后形成小组共同作品,小组共同作品可以是小组内最好的一份, 也可以是小组成员共同加工的作品。

  第三步:设计交流方案进行预演。 小组成员设计共同作品的展示方式并进行模拟演练。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便观察学生的交流动态,可以上前询问情况,可以是旁听式的了解, 更可以是加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为学生出谋划策。

  (三)交流反馈这一环节分三步:

  第一步:通过竞争,选择一个最好的小组对小组共同作品进行交流、展示。 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要认真听。 教师要在展示前做好铺垫,让其他小组为展示的小组“挑毛病”.

  第二步: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质疑和补充。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全班学生对优秀小组作品的一个共同讨论、交流的过程。

  第三步: 教师对学生的双边活动进行评价,并对新知识进行小结。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言和教学内容,做正确的总结。 小组讨论的结果也许与我们的教学预设不尽相同。 我们可以根据备课内容对讨论结果进行补充。

  (四)理解巩固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知识,按题型组织巩固练习。

  (五)反馈测试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学习效果测试。

  (六)布置作业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下节课的知识学习,内容预告、导引并提出自学要求。

  三、自主探究性学习体现的特征

  自主探究性教学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教为学服务 ”的思想观点 ,想方设法调动和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挖掘自主探究学习的潜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自主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学生学习的参与性

  学生是否能够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主动开展学习是课堂教学设置是否合理的重要体现。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谈不上探究性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自主探究性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以及生活环境特点,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多鼓励学生发言,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 通过这种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才能放松心态地积极思考、学习。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自主探究式教学的一个特征。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还能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 使学生能够敢想、敢做。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研究还要注重改变教师形象, 从权威的教师形象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朋友,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要真正走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们才能与学生逐步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 师生之间应该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 在生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想法。 尤其是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发言。

  不管学生说的对错, 教师首相应该给予学生敢于发言的肯定性评价。 这是对学生思考的肯定和鼓励, 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和信任还能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这种作用对于班上的一些差生尤为明显。

  (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我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 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 积极而愉悦的情绪状态。 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愉悦是学生的心理需要, 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是学习的内隐动力,能促进思维活动。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初始阶段, 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同等重要。 并且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 也同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 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们课程标准中强调的。 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都不应再简单地教学生知识, 要多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