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校信息  德育教育  教学科研  资源共享  教师风采  学生园地  家长学校  督导工作 
 艺术长廊  点滴感悟  班级管理 
  资源共享 更多>>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五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四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三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实验计划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目录(2020)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数学扇形统计图练习课
认识扇形统计图
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的人
当前在线人数 0
 
  点滴感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风采 > 点滴感悟 > 正文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1年06月29日 14:03  http://www.abadaily.com/abrbs/  作者:马定凤  编辑:忠义小学  浏览: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到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知识的感兴趣。

2.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处于7至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其各项认知技能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数学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好的教育教学会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1.适用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课题,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一致,相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学习的兴趣来引导学生学习,不用不适宜此年龄段的知识去要求学生。比如,在现在小学阶段风靡的奥数比赛,这些所谓的奥赛,完全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向标打击了一大片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在小部分人群中适宜,但不宜推而广之,使之部分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这双重因素,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这一过程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到富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但能学到知识,又有了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2.采取的方法。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环境来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

(1)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相契合,设计出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2)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是有所帮助的。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应循序渐进,激励优生、表扬后进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获得喜悦,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表扬和鼓励。小学生其年龄特点具有好胜、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在教学的活动中抓住这一特点,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长处予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不断保持。

(4)课堂开展趣味性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活动。首先重视直观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让同学自制一些小工具,在玩耍中学习知识,使知识的学习变得更为直观、简单。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大家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从中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以模型、实物等教具辅助,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在课堂外,教师应多给学生创设自由的发展空间。小学数学的学习以理解为主,要在课堂上实现对知识点的真正消化理解,可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量,毕竟小小年纪就搞题海战术实为不宜。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留太多的课外作业,要以质取胜。适量的、人性化的家庭作业能促使学生对数学保持持久吸引力。因此,教师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论证。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苏ICP备110123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