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莉育人故事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而更重要的是把那种爱传达出来,只有让别人感受到,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也才能从心底里接受。作为一名教师,因为爱,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也因为爱,让一个个单纯而真实的孩子懂得了爱,也懂得了回报爱。在教学中,我总是怀着爱心,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们。这样我和学生间的关系也变得很融洽。
我班的刘鸣同学,他聪明伶俐,但性格孤僻,常常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流。刘鸣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亲早逝,母亲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的重压让他过早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责任。这种环境使得他变得敏感而脆弱,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我注意到了刘鸣的异样,决定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课余时间,我常常找刘鸣聊天,从兴趣爱好聊到生活琐事,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起初,刘鸣对李老师的接近保持着警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感受到了真诚的关怀与温暖,逐渐敞开了心扉。
为了帮助刘鸣重拾学习的信心,我采取了多种方法。我根据刘鸣的兴趣特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文学社活动,让他在创作中找到成就感;同时,耐心地辅导的功课,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每当刘鸣取得进步时,我都会在全班面前表扬他,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被认可的价值。
除了关注刘鸣的学业外,李婉老师还关心他的生活状况。我经常与刘鸣的母亲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并尽力提供帮助。还动员班级同学组成互助小组,轮流帮助他补习功课,陪他度过孤独的时光。在李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刘鸣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他开始主动与人交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更让人欣慰的是,刘鸣在我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为了这个梦想,他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看到他的转变和成长,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在本人的育人故事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平凡而真挚的师生情谊。我用自己的爱心与智慧,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灯,引导他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在学校这片沃土上,我将继续耕耘着属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书写更多动人的育人篇章。